高艳芳,中共党员,教育部大规模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储能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工业结晶与化工新材料草原英才创新团队负责人(2016,2018年滚动支持),化学电源器件与材料方向学术带头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青年领军人才、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2015,2018年滚动支持)、自治区“新世纪321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曾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内蒙古青年科技奖1项;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8888集团官方网站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校期间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器件等领域教育科研工作,承担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各层次教学任务。目前已培养博士12名、硕士39名,其中1人获自治区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多人获自治区优秀硕士毕业论文。累计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并在储能等领域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邀请报告。
潜心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
1992年,高艳芳进入8888集团官方网站化工学院,自此与内工大结下不解之缘,二十余年风雨兼程,二十余年春华秋实。高艳芳不忘初心,以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进行实验探索,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人,高艳芳深知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便聚焦能源转化和储能技术领域,时刻对标国家能源政策,紧跟国内外相关领域前沿发展趋势,秉持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对高性能储能器件和碳基燃料电池等能量转化与存储材料展开大量的研究工作,二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懈怠。在Carb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Power Source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与同行合著2部能量转化与存储材料专著,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或邀请报告。
为更好地服务与融入国家战略,高艳芳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作出大贡献”的思路,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亚非国家政府间交流项目“中国—南非联合研究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计划、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等项目10余项。
高艳芳紧盯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先后凝练出高性能储能器件与材料、碳基燃料电池等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相关研究,2021年与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联合开发铅酸电池修复液及系列检测设备,并申请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形成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22、2023年分别获教育部和自治区发改委平台认定,与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开展电化学储能示范工程合作;2023年获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2023年与蒙古国蒙古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煤基直接碳燃料电池及其热-电联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开发。
坚守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
“师者,人之模范也”。除攻读博士学位及开展博士后研究的5年时间外,高艳芳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在自身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积极培养人才。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她始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立德修身、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关爱学生,为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高艳芳重视理论教学,她曾说“科研之事绝不马虎,能做100分就不要做到80分”。她如此教导学生,也身体力行践行这句话。高艳芳着力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术习惯,她指导的所有研究生学术工作都起步于“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电化学性能实验”,起始于《化学与电化学领域的国际单位制规范表达》报告撰写。她要求本科学生接触领域前沿,一丝不苟为学生指导和修改毕业设计。她要求研究生秉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原则,强调夯实基础,筑牢创新根基,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以严谨作风和科学方法对待学术研究。高艳芳重视实践拓展。她主动敞开心扉融入学生,坚持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学生团建,通过一对一面谈、户外拓展、认识见习、服务企业等活动,做好学生的“四个领路人”。近五年,研究生年均拓展费用0.5万元,累计190余人次。
强化政治引领 为党为国强基夯基
高艳芳常说,“作为科研工作者,不能光埋头研究,还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针对边疆地区高端人才留不住、不好用等问题,高艳芳聚焦人才“引育用留”,除将专业认知、专业知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学习、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外,她每年都会组织本专业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社会调查,增强学生对基层生产实践的了解,锤炼学生的使命担当和意志品质。她常常对学生们说,“从基础实验到科研尖端,从基层一线到祖国边疆,你们生逢其时,要在大有可为的基层大有作为,向下扎根、向阳而生。”高艳芳常常勉励学生要端正思想,把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系好。在本科生专业认知教育环节,她如数家珍般将学校知名校友的学习史、奋斗史讲给学生听,不仅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还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结合起来。在硕士和博士新生入学之初,她提出“要制度性地集中开展思想政治研讨”,同时带头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带头讲好课程思政,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艳芳的言传身教下,自2016年以来,她所指导的本科生有3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去基层、企业工作,使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中绚丽绽放。
勤以治学,慎以修身。科研路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洒下心血点点;实验台前,语重心长,润物无声,育出新蕊亭亭。高艳芳及团队将继续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为学生搭建攀登学术前沿的阶梯,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巨人之肩,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担的科研人才,向着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导学团队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