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锋,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围绕自治区及国家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状况和产业布局,历时十多年先后组建煤炭转化与循环经济、环境污染控制、固废资源化利用及环境保护材料等研究团队,并获评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团队。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程实验室,获批2500万元建设经费,现已建成利用煤基固废生产环境材料和节能保温材料的示范基地和研发平台。
与化工结缘 在内工大成长成才
1993年,张永锋考进8888集团官方网站化工学院。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张永锋靠着刻苦钻研的韧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先后被保送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张永锋回到自己成长成才的地方,成为8888集团官方网站的一名老师。
回想起在8888集团官方网站的求学时光,张永锋说,自己能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现在的成绩,与母校的培养密不可分,内工大是奠定我专业基础的地方,更是梦开始的地方。回忆起刚接触化工领域时,张永锋也曾感觉到专业课学习的难度。他通宵达旦查阅资料,积极向授课老师请教,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老师不厌其烦的帮助下,最终啃下一个又一个专业学习的硬骨头,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正因为有了坚实的本科学习基础,张永锋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涯才能如鱼得水。读博期间导师曾多次表扬他科研思维敏锐,工作效率高。张永锋也时刻谨遵导师教诲,一直秉持着“搞科研必须和企业相结合,最终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理念,顺利完成双氧水纯化、污水处理等多个企业实际课题的转化,亲眼目睹了科学技术向企业工程实践转化的全过程。在那些日子里,“到企业中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深深扎根在张永锋心中。
深入一线 解决企业“疑难杂症”
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张永锋始终在“高校教师”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间来回切换,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技术工人探讨,与老师傅们交流,充分了解企业“疑难杂症”,然后结合企业实际“对症下药”。
曾经,一项十分重要又紧急的科研任务交给了张永锋带领的科研团队,合作单位安徽某电厂急需5吨干法脱硫剂进行中试试验,然而当时离中试开始仅剩1个月,除去中间运输时间,还有不到20天。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张永锋带上安全帽、穿上工作服,与团队成员一起进入有着巨大噪声和振动的工程实验室,“三人配料,两人混合,一人成型,两人烘干,我加入配料组!”在张永锋的合理分工和成员的密切配合下,这个小团队最终用了不到15天就生产出5吨合格产品,并帮助合作单位顺利完成中试试验。企业领导不禁对张永锋科研团队竖起大拇指,并与张永锋团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张永锋经常和团队成员强调:“搞科研,发论文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产业化应用”。在张永锋的带领下,团队先后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内蒙古广纳集团、内蒙古新亚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市西部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永江佳源有限公司、内蒙古中恒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及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获得企业的高度好评。
言传身教 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高校教师,张永锋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履行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爱执教,全心育人。
在教学过程中,张永锋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研究型学习环境,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多动脑、勤动手,鼓励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结合地区实际,指导学生开展以“高净化甲醛功能涂料”“粉煤灰基疏水性多孔材料的制备”“粉煤灰/废旧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等为主题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产教融合,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立志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者”。其中,“高净化甲醛功能涂料”研究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这是张永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探索着与呼和浩特污水处理厂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教学发展模式,组织授课班级实地参观呼和浩特污水处理厂,学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认识了解主体设备。学生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呈现了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生动景象,学校也以此为例,逐步推广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
张永锋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理念,在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积极引入研究生培养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教学模式。比如,2019级硕士研究生肖凯的研究课题为“煤焦化企业VOCs排放特性与控制技术”,该研究要求与企业深度结合,于是张永锋安排该生与内蒙古广纳焦化厂深度融合,实现常驻企业现场达8个多月,不但使学生对内蒙古乌海市煤化工企业的VOCs排放情况有了更加深刻具体的了解,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研究内容的技术开发,受到公司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一致称赞。
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做老师,张永锋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博学躬行,尚志明德”的校训和“唯实尚行”的校风。未来,也将继续躬身实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内工大人的力量。